365电竞比分_beat365登录平台_28365365体育投注
365电竞比分_beat365登录平台_28365365体育投注广东省委员会
案由:
“十二五”规划期间,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我省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2011-2013年,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GDP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但粤东西北经济社会发展与珠三角仍存在较大落差,2013年广东地区发展差异系数高达0.698,而苏、鲁、浙地区发展差异系数分别只有0.413、0.452和0.263,均远低于广东。在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经济新常态下,要保持广东经济的平稳发展,为全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作出贡献,关键在于进一步推动粤东西北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的共同发展。
制约我省区域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区域间产业未实现差异化发展,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同构化”、“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目前,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不高,难以做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粤东西北区域产业层次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粤东西北地区的第三产业比例分别为36.09%、39.21%和41.12%,远低于珠三角地区的51.54%。
此外,区域间产业内部结构转换模式与升级路径比较雷同,尤以服务业最为突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服务业相似系数达到0.8849;珠三角和东西北地区内各市相似系数平均分别为0.8943和0.9107,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2、粤东西北区域经济模式单一,产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使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增长速度加快,整体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无论在产业规模总量还是质量上仍与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区域经济模式单一,2013年,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粤东西北地区的前10大行业占其本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超过66%,粤西地区甚至达到77.3%;二是产业规模偏小,2013年,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5647.24亿元,其中粤东西北三地仅占18.7%;三是产业技术含量较低,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23.13亿元,仅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的10.2%,粤东西北高新技术产业各占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8.3%、2.0%和7.7%,而珠三角为28.2%。
3、地区协同发展效应不足,区域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过去在地区协同发展方面,我省更多的是强调省内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援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对口支援”,但对于如何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如何深化与沿边省、区的区域合作关系,梯度开发我国经济腹地,如何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规划,利用好国家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契机,实现我省区域协调均衡发展,重视程度不足。我省至今未出台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相关规划,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契机的区域性经济建设的定位和思路并不清晰,导致各地积极性虽然很高,但均缺乏明确、具体的方向,到最后易演变成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4、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优惠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我国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设立了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在税收、项目审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区域发展政策。就我省而言,这类享受优惠条件的开发区以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然而,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资本原始积累的情况下,继续在这些地区实施优惠政策,必然会扩大区域发展差距,因此很有必要调整现有的区域优惠政策,合理配置我省的各方面资源,更多地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
5、粤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较好承接产业转移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粤东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尚有许多缺位。2013年,粤东西北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8%,不到珠三角的1/3,部分铁路线路的道路衔接未能完全打通,珠江内河航道目前三级以上航道仅占通航里程的8%。由于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使其暂时难以承接传统的产业链,导致珠三角地区无法顺利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下游产业,以及实施产业布局上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这不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链的升级,也不利于粤东西北地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议: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总结“十二五”我省经济发展情况,利用编制“十三五”规划契机,科学谋划,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使之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1、合理调整区域间产业结构,形成错位竞争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布局规划及支持政策,重点加强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分工协作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在产业梯度转移和推进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方面,采用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混合型模式,努力实施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三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区域高新技术经济增长极。
2、探索多形式区域开发模式,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
针对我省区域板块的现实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珠三角板块为率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珠三角的经济引擎带动作用,推动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深度合作,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环珠三角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粤东、粤西板块为赶超发展模式。以沿海沿线交通枢纽为轴,对接海西和北部湾、港澳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打造国家海洋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以潮汕至湛江为联动的我省沿海“黄金海岸”经济带,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区域增长极;粤北山区板块为保护发展模式。可以“三高”农业、生物工程、旅游产业等生态产业为主,实施“点面结合、开发与保护”策略,形成绿色产业区域增长极。
3、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强化地区协同发展效应
一是珠三角以前海、横琴、南沙为核心,以粤港澳自贸区建设为载体,对接东盟和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发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二是粤西突出雷州半岛的地理关联效应,对接西南各省、区,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陆海统筹,全面参与北部湾经济协作圈建设;三是粤东北以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开发沿边战略为抓手,对接国家沿海经济带和泛珠合作成员,构建若干跨省区的特别经济合作试验区。
4、推进区域优惠政策转移,平衡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对全省现有的区域优惠政策进行梳理与整合,逐步将区域性的优惠政策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使两者在政策环境上处于平等地位,进而增强落后地区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推进落后地区产业的快速发展。
5、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道经济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
一是加快形成珠三角连接粤东西北的轨道交通网,加快推进韶柳铁路建设,尽早打通南亚大陆桥铁路大通道广东-广西段;二是以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强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三是推动我省与周边省份及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对接,实现公路网络外通内连;四是建设西江和韩江为主的内河港口群,打造珠江-西江黄金水道。
通过上述基础设施建设,贯通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泛珠合作区域省区、西南大通道的海陆空铁水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区域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合作与分工体系的形成。同时,以交通节点建设为重点,加快沿通道展开的经济走廊建设,使交通节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